第八章 牛刀小试
作者:飞翔在于自由      更新:2014-10-24 11:06      字数:6221
       胡春虽然正值壮年,但是武功却甚低微,试想他一个穷苦百姓怎么可能请到名师学艺,而淳于冒受到孙玉的真传,武功显然高出胡春不少。

       淳于冒不知所措,来到孙玉身边跪下道:“师父,徒弟知错了。”孙玉也正自诧异,他一直观察着二人相斗,并没有时间发射暗器,也没有看到这石子是由谁发出的,但见这暗器功夫绝不在自己之下,他扶起淳于冒道:“你就是这么年轻好斗,将来早晚会吃亏,实话告诉你吧,刚才那个石子不是我发射的,人家手上留着情呢,要不然你的小命早就没了。”

       淳于冒睁大了双眼道:“不是您发的,这怎么可能,那个小小的石子竟然能把我的长枪打的脱了手,这门功夫,除了师父,还会有谁会呢?”孙玉笑道:“武林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高手辈出,你还要多学着点呀!”说完,把目光向周围扫了扫,最后落在了赵南松身上。

       这时,二公子淳于崇走过来指着远处的赵南松说道:“师父,刚才我们来的时候,这个人竟然能够凭双腿赶上我们的蒙古草原马,想来武功应该不弱,那个石子,很有可能就是他发射出来的。”淳于冒这时也想起来了,口里也不住的夸赵南松的轻功好。

       孙玉点了点头,他知道他的这四个徒弟都是些目中无人之辈,他们都佩服的人,必定不会是一般的泛泛之辈,又看了看赵南松,发现有些面熟,但一时之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面了。

       此时的赵南松正站在不远处,对着孙玉微笑,孙玉走了过去,淳羽崇和淳于冒也跟在师父的身后,孙玉刚走到赵南松的面前,正要问话,却见赵南松叩头便拜,口中道:“见过恩公。”孙玉纳罕,道:“壮士是何处人士,恩公二字从何说起?”赵南松道:“恩公真是贵人多忘事,十几年前,我和内人在长江中遇到顾氏三鼠,多亏了恩公搭救这才幸免遇难,恩公可曾想起来?”

       孙玉扑哧一声笑了,道:“怪不得我看你这么眼熟呢!原来果然见过面,不过此事可真是我‘铁帽子’的耻辱,竟然被顾氏三鼠暗算,每每想起来就恨的我咬牙切齿。”

       赵南松道:“顾氏三鼠诡计多端,出手下流,算不得光明正大,但是最后还是被恩公所败,可见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孙玉纳闷道:“这可怪了,我被他们暗算后,仗着水性好才幸免于难,并没有打败他们呀!”

       赵南松也觉得纳闷,正想再问,这时淳于冒叫道:“师父,你们可不可以以后再叙旧,先把眼前这摊子事摆平再说不行吗?”孙玉的脸上顿现愁容,对付强盗恶寇,他是向来当仁不让的,但是要他对付这么一群毫无反抗能力的穷苦百姓,却是无计可施。

       赵南松道:“恩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百姓聚众作乱呢?”孙玉脸色一红,无言可对,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淳于烈造成的后果,淳于烈虽然对百姓不怎么样,但是对他还算客气,他也不好说淳于烈的不是。

       淳羽崇见赵南松问话,没好气地说:“你算是什么东西?剑南道的事还轮不到你来插手。”孙玉喝道:“不得无礼。”赵南松气不打一处来,但是碍于孙玉的面子,他也不好发作。

       正在此时,只见淳于盛和淳于慈正在和百姓推推搡搡,显然是双方话不投机,淳于盛和淳于慈仗着自己武功不弱,且又人多势众,怎么会把这么一帮百姓放在眼里,百姓虽然都是一帮草莽,但也不甘心为人宰割,双方争的面红耳赤。

       淳于盛怒不可遏,长剑出鞘,把近前的几个百姓砍伤,淳于慈也抡开了流星锤,要向百姓身上落下,赵南松看到这里,紧走几步,捡起地上的几个石子,随手一挥,几个石子齐齐的中在淳于慈的面部,淳于慈痛得大叫,流星锤也脱了手。

       孙玉也没有插手管这些事,他一方面想看看赵南松的武功,一方面想让自己的几个徒弟吃点亏,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淳于盛见三弟被打,不管百姓,擎着长剑向赵南松奔来,赵南松本来想息事宁人,但见这四个公子的嚣张气焰以及他们草菅人命的行事作风,就像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虽然这十几年来他一直是自己练功,没有和别人交手的经验,因此也不知道自己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在这关头,他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淳于盛年轻气盛,手中的长剑绕着赵南松上下翻飞,招招都是杀招,赵南松暗想:“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今天非得好好教训你一番。”想到这里,他出手也迅速了很多,只见淳于盛一剑斜斜的削过来,要砍赵南松的脖子,赵楠松猛的一缩头,淳于盛的长剑走空,没等淳于盛回过神来,赵南松顺势一肘正中淳于盛的胸部,淳于盛闷哼一声,倒退几步,坐倒在地上,口中喘着粗气。

       淳羽崇和淳于冒见势,双双齐出,一左一右,一鞭一枪夹攻赵南松,赵南松丝毫不以为然,等他们接近自己之时,一个筋斗向后翻出,左右两脚正中淳羽崇和淳于冒的手腕,两件兵器脱手飞出,淳于盛和淳于慈见状,正打算上来助攻,只听得孙玉叫了一声:“住手,你们几个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四人见师父喊停,只得听了手,站在一边。

       孙玉走了过来,一边拍手一边赞叹,口中道:“好功夫。”同时对四个徒弟叫道:“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说着,指了指赵南松腰间的青虹剑。

       这时,四人才意识到,赵南松一剑未出,赤手空拳就把自己打的狼狈不堪,不由得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接着,几个人的目光同时落在了赵南松的剑上,孙玉本是大行家,他一眼就看出了这把剑的不同寻常之处,问道:“这把剑看起来不是凡物,能不能让我开开眼界,同时也让这些后生小子见识见识,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赵南松道:“恩公既然想看,我自然是不会吝惜了,只是希望这四位公子哥不要再仗势欺人,尤其是不要再欺负这些穷苦的百姓。”赵南松说完,淳于四兄弟各自都低下了头,虽然他们平日里趾高气昂惯了,但是在师父面前还是一向有所收敛的,更何况刚刚四人合力,在赵南松手底下显得那么弱不禁风,即使心底里有些不服气,也不敢再还口。

       孙玉听完笑道:“别恩公恩公的叫了,这样的称呼,我听着不习惯,至于这四个小子,你大可放心,谅他们还不敢不听我的话。”说着,又狠狠的瞪了一下淳于四兄弟,四人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样子好不滑稽。

       当下,赵南松解下了青虹剑,孙玉接在手里,连连叫好,只见这把青虹剑,虽然不是特别长,但是分量却是极重,如果乍一用,肯定会不习惯,拔剑出鞘,只见剑身长约三尺,通体泛着青光,剑刃上的一个倒形的缺口却是十分显眼,剑柄上用小篆体刻上“青虹”二字,淳于四兄弟睁大了眼睛,接着又吐出了舌头。

       赵南松接着道:“孙兄,不管这里发生了什么事,看起来我都要管一管了。”

       孙玉连连摇头道:“只怕你有心无力,这命令可是我们淳于大人下的,要让他改变主意,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我在他身边这么多年了,他的脾气,我最是了解不过了。”淳于冒也在一旁搭腔道:“不错的,父亲性如烈火,师父虽然一向受他的尊敬,但是这件事,师父也没有丝毫办法,看来没人能够改变他的主意。”

       淳于四兄弟年轻气盛,对于官场上的那些事,他们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他们每天所关心的,只是练武、打猎,要是有架可打,那就再好不过了,是以,对于百姓的死活,他们一向漠不关心,而孙玉虽然想管,又实在无招可用。

       赵南松道:“再不讲理的人也毕定会有他的薄弱之处,我就不相信世上有这样的人,孙兄,你告诉我,淳于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孙玉道:“武功卓绝,当今世上罕遇敌手,人也讲义气,这是他的优点,但是脾气比较暴躁,有时候甚至不讲理,他认定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但是他却尊重一类人,武功比他高的,除此之外,就是天皇老子,他也不放在眼里。”

       赵南松自思:好一个倔强的家伙。接着问道:“以孙兄的武功,和淳于大人相比如何?”孙玉连连摆手,笑道:“好比天上地下,太阳之光和星星之火相比。”

       这几句显然有孙玉的自谦之词,但也说明了这个淳于烈当真不是泛泛之辈,听见孙玉的话,淳于四兄弟面露骄傲的神色,赵南松看在眼里,只当作没看见,他在心里也嘀咕:自己的武功,多半不在孙玉之上,要想说服淳于烈这头犟驴,真是不太容易。虽如此,看到那些百姓的样子,他也不得已要管上一管,接着说道:“可不可以让我见见这个淳于大人?”

       淳于盛冷笑道:“赵大侠,你虽然身手不凡,但是跟家父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你还是别自讨没趣的好,家父下手一向是不留情面的。”

       赵南松也笑道:“多谢大公子关心,我既然要管这件事,就一定会管到底的。”

       孙玉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回府吧!”

       当下,几个人撇下聚众作乱的百姓,骑快马回到了节度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