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嘴刻人生
作者:郝凤波
正文
正文 前 言
    “好口才,好人生”。可见口才对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可以显示他的力量。口才好的人,说出话来准确得体、巧妙恰当,让人听后如沐春风,而他们往往也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具备良好的口才,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交友待人,都一定会挥洒自如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都误解了口才的内涵,他们将巧舌如簧、油嘴滑舌,或将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强词夺理,无理狡辩与口才联系在一起,或者片面地认为口才是口语表达的方式、方法。这就与口才的真谛大相径庭了。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那些政治家,出庭辩护的律师、辩论场上的辩手、到处演讲的演说家,以及那些沿街推销的推销员们才应具备良好的口才,而作为一般的人,掌握日常的生活用语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和看法是不对的。

    在人的各种能力当中,说话能力即口才好坏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才干、见识和智慧。如果一个人的说话水平即口才表现能力不高,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也不能很好地驾驭各种事情和各种情况下的人际关系。简言之,他既不能天从人愿地驾驭自己的前程,也不能一帆风顺地驾驭自己的人生。

    口才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艺术。一个具有卓越口才的人,往往同时具有敏捷的思维、清晰的思路、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智谋、机敏的反应,尤其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口才作为一门艺术的集中反映。

    一言能兴邦,一言能丧国;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对个人而言,一言不慎,可以让人身败名裂,成为众矢之的。反之,若出言机智、言语幽默、应对自如,则能驾驭他人,事事通达成功。好口才并非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合理的实践运用——活学活用,才能“妙语连珠,刻出精彩的人生”。这本《妙嘴刻人生》,从实际出发,全方位地介绍了如何与朋友、恋人、同事、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它语言平实易懂、以小故事倒出大道理,深入浅出、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大有收获。

    你想在朋友中赢得威望吗?你想得到他人的帮助吗?你想让自己的事业更顺利吗?你想让自己的爱情生活更精彩吗?那就请仔细阅读本书吧,它会帮你练就与人沟通的高超本领。
正文 第一章语言魔力——最佳命运的缔造者
    说话和事业的进步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是一个人力量的主要体现。你如出言不逊,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助力。

    ——富兰克林

    1.好口才让你出类拔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谁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无论是工作、生活、爱情,我们都要和别人接触,都要和别人说话交流。拥有好口才,我们就能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能在斗智斗勇的谈判桌上侃侃而谈、屡出奇招;拥有好口才,就能在针锋相对的辩论台前巧舌如簧、雄辩如虹,就能在难以测定的情场中挥洒自如,胜券在握。也就是说,好口才就是成功的敲门砖。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卡耐基在强调口才的重要性时说:“假如你的口才好……可以使人家喜欢你,可以结交好的朋友,可以开辟前程,使你获得满意的结果。譬如你是一个律师,你的口才便吸引了一切诉讼的当事人;你是一个店主,你的口才帮助你吸引顾客。” “有许多人, 因为他们善于辞令,因此而擢升了职位……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是由于说话的艺术。”

    某集团公司领导人出访某国,同某国外财团谈判关于合资经营新型浮法玻璃厂的问题。由于对方以其技术设备先进的优势漫天要价,使谈判一度陷入了僵局。

    后来,该财团所在地的市商会邀请集团公司领导人发表演讲,这位领导人在讲话中若有所指地说:“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早在1000多年前就将四大发明的生产技术无条件地贡献给了人类,而他们的后代子孙从未埋怨他们不要专利是愚蠢的,相反,却称赞祖先为推进世界科学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中国在与各国的经济合作中,并不要求各国无条件地让出专利权,只要价格合理,我们一个钱也不少给。”这场不卑不亢的精彩演讲,赢得了与会者的赞赏,更赢得了那个国外财团在谈判中的妥协与让步,致使双方的合作得以实现。

    马雅可夫斯基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意思是说口才艺术在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杨利伟,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航天部门有关领导说,之所以选杨利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杨利伟认为航天无小事,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最大努力做好,就连训练后的总结会、训练小结也是如此。在总结会上,杨利伟准备充分、积极发言,发言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态度从容。在最终确定三人为首飞候选人之时,三人各方面都十分优秀,难分高下,只是考虑到作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字航员要面对全世界的瞩目、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进行巡回演讲时,才最后定下让口才好的杨利伟首飞。可以说,口才的出类拔萃,给杨利伟的成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要生活、工作,就离不开说话,如何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如何让自己独出一致,好的口才就会成就你。

    一次,相声演员姜昆到广州演出,市属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纷纷前往采访,不料,被姜昆一一婉言谢绝,这使记者们十分失望。这时,有一位女记者却再次叩响了姜昆的房门,说:“姜昆同志,我是一个相声迷,我对您的表演很欣赏,可是我想跟您谈谈您演出时的一些应特别注意的细节问题……”

    姜昆一听是为自己更完美的演出而来的,便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口才已成为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优劣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一个人每天所说的话,可以判定他每天的工作生活情况;一个人每天的喜怒哀乐,往往由其言语来决定。口才好,说话流利会使人托付重任。有了才干,没有口才,虽也可以达到成功的目的,但有才干兼有口才的人,他的成功希望会更大。

    一语道破:

    口才是一个人的智慧反映,它会影响到我们的事业成功、人际和睦、生活幸福等等,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永远不能放弃的能力。

    2.练出好口才

    说话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这是因为在人的大脑里虽然早就贮存了“语言习得机制”,可是没有人天生就口才好、能言善辩的,即使是令人钦佩的名嘴或演说家,也不是在任何场合说话都能赢得满堂彩的。说话和其他的才能一样,要日积月累,不能一步登天。口才好的人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经验中借着观察听众,逐渐掌握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说话是为了让他人能了解自己,借谈话来取得互信和互谅。如果你认为对方无法了解你的意思,就不去花时间和心力和他交谈,那么这就表示你并不了解说话的功能。因此,练出好口才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春秋战国时代的大说客苏秦,曾经在半神半人的鬼谷子门下拜师学艺。出师后先去游说家乡洛阳的东周之君周显王,周显王不信任他,只好远赴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因为秦惠王“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史记 苏秦列传》语)。苏秦被弄得脸上无光,伤心的回到家里,妻子不把他当丈夫,嫂子不把他当叔叔,父母不把他当儿子……苏秦毫不灰心,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本名为《太公阴符》的书,于是上演了流传至今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活报剧,经过一年反复琢磨和演习,周游列国,获得巨大成功。

    很多在口才上取得成就的人,他们大多认为自己从小并不善于言辞。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够靠嘴上功夫吃饭呢?很简单,正因为他们自认为口才不佳,才会加倍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表达技巧。

    所谓口才好,并不表示一定要口吐莲花、八面玲珑。许多人在非正式的场合与朋友共聚一堂时,总能说些幽默、逗趣的话,而大受欢迎。但这些人在参加一些正式会议时,却变得沉默寡言,凡事都以“是”、“不是”、“有可能”或“不知道”来回答。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在正式的场合说出得体的话。

    狄里斯在西欧被称为“历史性的雄辩家”。据说,他天生声音低沉,且呼吸短促,口齿不清,旁人经常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当时,在狄里斯的祖国雅典,政治纠纷严重,因此,能言善辩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备受重视。尽管狄里斯知识渊博、思想深邃,十分擅长分析事理,能预见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但是,他认为自己缺乏说话技巧,会被时代所淘汰。

    于是,他作了一番周密细致的思考,准备好了精彩的演讲内容,第一次走上了演讲台。不幸的是,他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原因就在于他声音低沉、肺活量不足、口齿不清,以至于听众无法听清楚他所言何事、何物。但是,狄里斯并不灰心,他反而比过去更努力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他每天跑到海边,对着浪花拍击的岩石放声呐喊;回到家中,又对着镜子观察自己说话的口型,做发声练习,坚持不懈。狄里斯如此努力了好几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度上台演说时,博得了众人的喝彩与热烈的掌声,并一举成名。

    任何人要被一个群体所接纳,就必须遵守该群体的规则。了解这些规则以后,就可以自由地使用语言,使说话成为一件愉快的事。

    要想被人们所接受,就必须刻苦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练习,才会获得令人惊奇和瞩目成功。因此,我们不应该放过任何一次当众练习讲话的机会。

    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讲家肖楚女,就是靠平时的艰苦训练,练就了非凡的口才。肖楚女在重庆国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书时,除了认真备课外,他每天天刚亮就跑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找一处僻静的地方,把一面镜子挂在树枝上,对着镜子开始练演讲,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经过这样的刻苦训练,他掌握了高超的演讲艺术,教学水平也很快提高了。1926年,就在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他的演讲至今受到世人的推崇。

    只要有自信,我们所说出来的话自然会显得落地有声。只要我们勇于尝试,从尝试的结果中,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口才自然是越练越灵光。所谓口才不佳,只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罢了。经过多次的尝试与体验,就能学会谈话技巧,只要时常这样想:“这种方法不尽理想,是什么原因呢 ”“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 ”如此追根究底,累积各种经验。此外,阅读报刊、欣赏电影、倾听别人说话,都可以学习说话的技巧,从中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

    要想练就一副过硬的口才,就必须一丝不苟,刻苦训练,正如华罗庚先生在总结练“口才”的体会时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一语道破:

    提高口才能力的方法并不复杂,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可能就是使用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口才能力,丰富我们的口才技巧。

    3.好口才是照亮前程的明灯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的话,好的口才则会让我们的生活、工作、事业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好的口才可使经商者顾客盈门,财通三江;好的口才可以使合家欢乐,其乐融融;好的口才如战鼓催征,雄兵开拔;如江水直下,一泻千里;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

    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或者这件事情和自己有直接关系,或者这件事情与自己的身边人有关。如果我们处理不好,会让我们的生活陷入被动的局面,如果我们拥有了良好的口才,这一切就会变得十分容易。

    事业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决定于某一次谈话,这话一点也不夸张。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土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

    1940年,正当美、英、苏等国家共同抗击纳粹德国的关键时刻。英国处在欧洲反法西斯的最前线,由于黄金已经枯竭,根本无力按照“现购自运”的原则从美国手中获取军事装备。作为英国的重要盟友,罗斯福深知唇齿相依的道理。在反法西斯战争矿日持久的情况下,英国一旦被纳粹击溃,希特勒一朝得势,势必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利益。美国全力支持英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美国国会一些目光短浅的议员们只盯着眼前的利益,丝毫不去关心反法西斯盟友和欧洲糟糕的战局。罗斯福认为,应该说服他们,使《租借法》顺利通过,全力支持英国。为此,在12月17日,罗斯福特别举行了一个意义重大的记者招待会。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在简要介绍了《租借法》以后,罗斯福紧接着用浅显的比喻来说明他的设想,“假如我的邻居家失火,在数百英尺外,我拥有一条浇花的水管,要是赶紧借给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就可能帮他灭火,以免火势蔓延到我家。但是,在借出前要不要跟他讨价还价?‘喂,朋友,这条管子得花15元,你得照价付钱的。’此时,十分火急,邻居哪能去找钱?我想,还是不要他15元为好,只要他灭火之后原物奉还。如果灭火后水管还好好的,他会连声道谢;如果他把东西弄坏了,他得照赔不误,我也不会吃亏的。”

    罗斯福总统的一反比喻,举一反三,浅显易懂,即刻语惊四座,并经由新闻媒体报道,传遍全球。此番妙语不仅说服了议员们无条件支持《租借法》在全国顺利通过,而且还赢得了丘吉尔和斯大林等反法西斯国家首脑的高度评价。

    事实上,一项事业的成败,常会在一次谈话中获得效果。如果我们出言不慎,无理跟别人争吵,那么,我们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帮助。无数成功者的事实证明,敢于当众讲话,善于说话是成功事业的催化剂,它直接关系事业的成败。

    尼尔·鲍尔特,加州储藏室设计改装公司的创始人。一天,他为了赶往城外,在公寓前拦下一两出租车。当他坐上座位后,那位友善的司机便跟他攀谈起来。

    “您住的这个公寓真的很漂亮。”司机说。

    “嗯,是的 ” 尼尔·鲍尔特心不在焉的说。

    “我赶打赌,您的储藏室很小。”他很有把握的说。

    听他这么一说,鲍尔特顿时来了兴趣。“你说的不错,它确实很小。”

    “那您有没有听说过给储藏室进行重新改装呢?”司机问道。

    “啊,我听说过”。

    “事实上,开出租车只是我的业余工作,我真正的工作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为他们重新设计改装储藏室,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储藏室的空间。”

    接着,司机问鲍尔特又没有想过对家里的储藏室进行改装。

    “这到没想过,”鲍尔特答道,“不过我确实希望储藏室的空间能再大点。我听说有一家著名的公司也再做这种生意。”

    “您说的是加州储藏室设计改装公司吧,那确实是一家大公司。不过,他们能作的,我也一样能做,而且价钱还要比他们便宜的多。”他接着说“您可以打电话给加州储藏室设计改装公司,就说您需要对储藏室进行改装,他们会派人来进行估价。等他们估好之后,您让他们留一份设计图纸给您。他们肯定不会同意,不过,您就说是霸图纸给您的妻子看,以征求她的意见,他们就会给您留下设计图纸。然后,您打电话给我,我保证可以和他们做的一样,而且价钱要比他们便宜30%以上。”

    “听起来真是太有趣了。这是我的名片,如果你愿意光临我的办公室,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鲍尔特笑着说。

    司机接过名片一看,惊讶的突然转动方向盘,差点把车开到路边的小河里。

    “哦,上帝,”他惊叫到,“您就是尼尔·鲍尔特!加州储藏室设计改装公司的创始人!我曾经在电视上见过您,当初就是因为觉得您的计划和想法非常好,我才做起这一行的。”司机一边说一边从后视镜里仔细地打量着鲍尔特。

    “我刚才就应该认出您的,真是对不起,鲍尔特先生,我刚才的意思并不是说你们公司的价格太贵,我也不是说……”

    “别激动,我很喜欢你的风格和口才。你非常聪明,而且非常有进取心,我很欣赏这一点。你知道乘客都是你忠实的听众,因为他们不得不听你的宣传。而这样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为什么不来找我呢?”

    这位善谈的司机最后来到了鲍尔特的公司,并且还成了公司最优秀的业务员之一。

    俗话说:“一手漂亮字,一口漂亮话”是人出门在外的两块“敲门砖”。那意思是说,有此两项过硬的本领,赢得人家的好感。可见,会说一口漂亮话在人们的谋生生涯里是多么重要。

    一语到破:

    事业的成功与否离不开口才。好的口才可以使我们获得别人的同情、帮助,与人合作,受到他人的赞赏。有俗语为证: “一句话使人跳,一句话使人笑。”这是人们对口才重要性的感悟。

    4.储蓄你的谈资

    谈话是一门艺术,所能表达的内容包罗万象。通过谈话,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学识水平、思辨能力。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艺术魅力,光靠技巧是不够的,一味地追求技巧而忽略自身的素质培养只能是舍本逐末,徒有一副空架子。

    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以为口才只是口上之才,以为口才好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很会说话,而自己是因为没有掌握说话的技巧、没有华丽的辞藻,才不会说话的。他们看见许多口才好的人什么都可以说,谈什么都很动听,就觉得他们的口齿伶俐,谈资优美。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肤浅的。诚然,口才的能力有赖于日常的训练,但口才的实际基础是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兴趣广泛、常识丰富,以及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吗?

    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说,哪一天我们对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语言方面的富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具体学习、锤炼语言呢 下面介绍几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1)多读书,多看报。

    现代生活中,报纸、书籍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在读书看报时,备一支笔、一些卡片纸和一把剪刀,把所见到的好文章或让自己心动的话语画出来,或者剪下来,或摘抄在卡片纸上。每天坚持做,哪怕一天只记一两句,也会有所收获。日积月累,在说话的时候,也许就会不经意地用上它们,从而使自己的讲话内容丰富起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自会吟”的经验之谈,是大家所熟悉的,它告诉人们要学习口头语,提高说话的技巧,就应多读书,多看报。“穷书万卷常暗诵”,吟咏其中,则可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兴味。

    (2)善于学习。

    对于谈话的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认真地去吸收,另一方面要好好地去运用。懂得如何运用,可以使一句普通的话发挥出惊人的效果。学习吸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不能应用的吸收毫无意义。

    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则会获得丰富的词汇,自己演说和讲话时,优美的语言亦可随手拈来。只要我们潜心苦读,勤记善想,揣摩寻味,持之以恒,就能像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他”了。

    (3)要注意搜集警句、谚语。

    在听别人的演讲或别人的谈话时,随时都可以听到表现人类智慧的警句、谚语。把这些话在心中重复一遍,记在本子上,久而久之,谈话的题材、资料就越来越多,说起话来也就越来越条理清楚,出口成章。

    (4)提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就要不断提高自己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时的敏锐性,丰富自己的学识与经验,并增强想象力与敏感性。随着表达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生活也将丰富多彩,整个人的个性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提高,从而成为一个说话高手。

    (5)深入生活

    生活是语言最丰富的源泉。要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一个闭门造车,与外面世界没有接触的人,是很难如愿的。老舍曾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这话含有很深刻的道理。

    (6)扩大知识面

    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没有相应的词汇来描写贾府上上下下的规矩、内内外外的礼教,王熙凤的泼辣、干练、狠毒性格就难以惟妙惟肖;如果《水浒》作者不懂得江湖勾当,不懂开茶坊的拉线、及趁火打劫的种种口诀,他就不可能把那个成了精的虔婆王士娘刻画得绘声绘色。如今,人们都喜欢用“爆炸”这个词来形容某一方面的快速增长,比如:信息爆炸、知识爆炸、人口爆炸等等。改革开放这十几年来,新词语铺天盖地而至,令人目不暇接,大有“爆炸”之势。

    当代流行语中有许多词,很值得记忆、品味和应用,如:经济类流行语:大户、二手货、水货、买断、猎头、股市、欧元、买单;

    商业类流行语:按揭、金领、半跪式服务、传销、直销、厕所广告、持卡族、撮堆儿、鬼市、练摊儿、刷卡、条形码、折了:

    文化类流行语:大众情人、性感明星、天王、假唱、甲A、甲B、世界杯、晚会歌手、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孔子、原生态、百家讲坛、于丹、潜规则、易中天、草根文化、恶搞;

    科技类流行语:病毒机器人、概念车、科博会、冥王星降级、航展、数字家庭、庞加莱猜想、信息超市、流氓软件、汉芯、克隆、千年虫、功能饮料、码根码、IP、IC、网虫、伊妹儿、亚健康、一卡通、数字化犯罪;

    生活类流行语:煲电话粥、便当、暴侃、绷、不搭界、留守儿童、房价、找不着北、走人、齐活、起腻、坯子;

    市井类流行语:荤、巨无霸、火、干货、面、粉皮耳朵、翻眼猴、没事偷着乐、吧女、八婆;

    青春类流行语:冰淇淋文学、不见不散、车虫儿、超女、靓仔、老爸、另类、帅呆了、酷毙了、玩儿票、新新人类;

    两性类流行语:掰、傍、床头柜、第二春、很受伤、打野食、酒蜜、金丝雀、红娘热线、乱爱、来电……”

    这些词语或者从国外引进,或者是时尚的创造,或者是旧词的复活。有些词语,如AA制T恤衫、卡拉OK,汉字与洋文夹杂,就是词典专家也被它们弄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把它们放在词典中排序。

    词语是社会生活最敏感的反应器,新词爆炸反映了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反映了我们当今社会在改革大潮中的迅猛发展,反映了我们当今生活在开放洪流中的日新月异,我们对这些新的词语应及时掌握,学会运用。

    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只做一个井底之蛙,就应静下心来努力地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若不想说话空洞无物,就应下决心积累大批的、雄厚的、扎实的本钱,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说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一语道破:

    拥有好的口才,在于平时我们自己的积累和锻炼。所谓“厚积薄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言语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有生活,有实践经验,才有谈话的内容;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谈话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因此,对于家事、国事,都要经常关注,以吸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对于所见所闻,都要加以思考、研究一番,尽量去了解其发生的过程、意义,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这些都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机会。

    6.平时通俗是说话的前提

    有时候,最朴实的东西才是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的魅力在于架起了人与之间沟通的桥梁。说话有具说服力,就必须使用最平时的语言,而不是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音韵。说话的时候,每一句都要让人明白易懂,避免用艰涩词汇。别以为说话时用语艰深,就是自己有学问,有魄力的表现;其实,这样说话不但会使人听不懂,而且有时还会弄巧成拙,引起别人怀疑,以为是在故弄玄虚,卖弄自己,正如老子所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当然,良好的讲话,应该是从文字化到口语化的过渡,根据听众对象的不同,用通俗的语句表达出来。

    1934年,中央警卫团刚划归中央军委领导,由叶剑英同志分管。警卫团的同志大多是由部队抽调来的,他们从炮火纷飞的火线调下来,都普遍不安心,想重返前线直接和敌人厮杀。叶剑英了解到情况,召开了全团大会。会上,他提高嗓门大声说:

    “中央警卫团应该改名,不叫警卫团,叫钢盔团。”

    这话把大家弄懵了。接着,叶剑英缓缓解释道:

    “钢盔是干什么的 钢盔是保护脑袋的,中央警卫团是保护党的脑袋——党中央的,所以应该叫它钢盔团,你们说对不对 ”

    大家恍然大悟,齐声说:“对!”

    “人没脑袋行不行厂叶剑英追问。

    “不行!”

    “你们都是英雄好汉,到前方去可以杀千百个鬼子,但没有党中央领导能不能把鬼子打出去呢 ”

    “不能!”

    只几句话,说得警卫战士心里亮堂堂的。

    孙子兵法说,和敌人作战,除了正面出击之外,侧面突出奇兵,以奇取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叶剑英没有正面解释警卫团有何重要意义,而是以一个极其通俗的比喻,紧接着连发几个问题,步步紧逼,把战士们心中的疙瘩一下子铲除了。

    在生活中,因为我们的说话对象是占多数的普通人,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选取那些让人一听就懂、一说就明白的事例去作比喻,这样,人们在欣赏时就不会因听不懂喻体而无法体悟其中更深的本体意思。

    著名作家丁·马菲说过:“尽量不说意义深远及新奇的话语,而以身旁的琐事为话题做开端,是促进入际关系成功的钥匙。”

    一味用令人咋舌与吃惊的话,容易使人产生华而不实、锋芒毕露的感觉。受人爱戴与信赖的人,大多并不属于才情焕发,以惊人之语博得他人喜爱的人。

    尤其对于一个初识者,最好不要刻意显出自己的显赫,宁可让对方认为你是个善良的普通人。因为一开始你就不能与他人处于同等的基础上,对方很难对你产生好感。如果你摆出一副超人一等的样子,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有一位记者问一位离婚的名人是否再嫁,她答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回答不能说不好,但是没有一定中国古典文学修养的人就听不懂。同样的问题,赵丹的夫人、作家黄宗英以喻作答就通俗易懂:“我已经嫁给大海了,再不能嫁给小溪,再嫁就嫁给汪洋。”

    抗战胜利前一天,画家张大千要返回四川,他的学生们为他送行,梅兰芳等名流也到场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众宾客都愣住了,梅兰芳也不解其意,笑着询问:“此话作何解释 ”张大千笑着朗声答道:“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满堂来宾,笑声不止,宴会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张大千简单的几句话,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他灵活运用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俗语。

    值得注意的是,在说话时要重点运用普通话,这样才容易与人沟通,以免造成语言方面的障碍。讲普通话,是语言规范化的需要。语言规范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多方面因素。人们为工作而东奔西走、平时接触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在言谈交往中,必须用约定俗成的、规范化的语言,才能共同理解说话的内容。

    在一家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办事,下了火车需再坐一次公交车。他来到公交车站,站牌很多,还没来得及查清要坐哪条路线,就来车了。

    他想,干脆问问售票员吧:“小姐,到‘前面’吗 ”

    售票员肯定地回答:“到。”

    他就上车了。

    可是坐了好几站地,也听不见售票员报他要去的站名。

    他就问售票员:“还有几站到‘前面’呀 ”

    售票员似乎记起了他:“您到哪个前面 ”

    他非常吃惊:“啊——北京有好几个‘前面’啊!”

    “那我可怎么找啊 ”他拿出了纸条,请求售票员帮忙。

    售票员一看地址,不知说什么好,原来他要去的“前面”是“前门”。

    口语传播障碍克服起来并不难,如果按照下面的方法练习,相信会在短期内取得不错的效果。

    朴实无华的语言是真挚心灵的表达,是美好情感的展现。因而,语言的朴素美来自相互的处事态度,话如其人,言为心声,平时为人处事质朴真诚,说话也就自然不会扭捏做作。

    一语道破:

    通俗化说话是一种境界,更是说话的一种技能,要想掌握得好,必须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在讲话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运用得当,运用自如。此外,运用好俗语、谚语、歇后语等语言同样能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容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
正文 第二章三言两语,言逢知己千句少
    一个人的眼睛是现在的他,一个人的嘴巴是将来的他。

    ——高尔斯华绥

    1.选个好话题,让人一见如故

    和朋友家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话题总是源源不绝。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一遇到陌生人,就变得头脑空白,说不出话来呢?俗话说的好“一回生二回熟。”若要衡量同陌生人第一次谈话的成败,首先要审视交谈的话题,因为话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交谈的结果,是交谈的第一要素,不容轻视,更不能忽视。一般情况下,谈话要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谈话氛围,使交谈得以深入、友谊得以发展。

    在交际中,我们对每一次交谈的话题都应该精心选择,不应随心所欲  张口就来,若如此,在还未进入交谈内容,就已经危机四伏了。

    但在具体选择这些话题时,要顾及谈话对象。一个话题,只有让对方感兴趣,谈话才有维持和继续的可能。比如,自己是球迷,就切莫以为别人都是球迷。逢人就谈球赛,遇到对球不感兴趣的人也大谈特谈,让对方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兴趣。

    现代年轻人的话题总是局限于流行的服饰、时代的潮流等,有的人除了流行以外,对其他的话题都不感兴趣,这种做法已限制了话题的范围。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能成为说话的高手,又怎能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呢

    美国女记者芭芭拉·华特,初遇美国航空业界巨头亚里士多德·欧纳西斯时,见他正与同行们热烈讨论着货运价格、航线、新的空运构想等问题,芭芭拉没法插上一句话。在共进午餐时,芭芭拉灵机一动,趁大家谈论业务中的短暂间隙,赶紧提问:“欧纳西斯先生,你在海运和空运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令人震惊的。你是怎样开始的 当初你的职业是什么 ”这个话题一下叩动了欧纳西斯的心弦,他立即同芭芭拉侃侃而谈起来,动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史。

    选择话题,除了注意对方的需求外,还要小心避开对方的禁忌,尽量选择“安全系数大”的话题。每个人除了有若干“禁区”外,还存在“敏感地带”,谈话中都应当小心避开。譬如,不幸者忌谈他遭受不幸的往事,失恋者忌谈爱情与婚姻问题,残疾人的家庭忌谈家中的那位残疾者等等。有时,与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交谈,在他们工作以外的时间里,不宜谈过分具体的专业话题,如什么病该怎么医治,什么纠纷该怎么处理等。同要人交谈,往往忌谈政治、宗教和性的问题。对于一些很难处理的“敏感话题”,一般要尽量避而不谈。

    某文艺编辑曾讲过一段故事。他邀一位名作家写稿,该作家非常难合作,各报社的编辑对他大伤脑筋。因此,这个编辑在见面前也相当紧张。

    一开始果不出所料,各说各的,怎样都谈不拢。闹得编辑很是头痛,只好打定主意,改天再来。

    这一次,编辑把几天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关作家近况的报道搬出来,并说:“您的大作最近要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了。”作家见对方如此关心自己,就很感兴趣地听下去。编辑又说:“您的风格能否用英文表现出来 ”作家说:“就是这点令我担心……”他们就在这种融洽气氛中继续谈下去。

    本来已不抱希望的编辑,此时又恢复了自信,获得了作家答应写稿的允诺。

    我们可以看出,在交谈中出于劣势的一方常常是寻找话题的责任者。例如,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求人者需要仔细挑选交谈的话题;在谈生意的过程中,希望合作的一方则有选择交谈话题的义务;至于在情侣的交谈场合中,往往会听到男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这种或那种的事,而单位如何如何,通常是最常见的话题。那么,如果这对恋人是在同一个单位服务的话,这倒是个很不错的话题;否则,一定会使女方觉得无味。例如,假若男方是在汽车保养场工作,于是他一直谈着汽车零件或机械构造方面的事,那一定会使女性听得发呆,而不知应从何答起。

    因此,聪明的男人应该站在关怀对方的立场去和对方交谈,尤其是采取主动的男人更应该注意,不论如何,关怀对方总会令对方觉得愉快。另一方面,作为被动的一方,女性对于不懂的话题,也不要显出漠不关心的样子。虽然,这是个很不好应付的场面,但原则上,只要你对每一件事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那应该就不会有不感兴趣的话题出现才对。

    在公园,许多青年男女伫立在那里。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等待与情侣相会的,有两个擦鞋童,正高声叫喊着以招徕顾客。

    其中一个说:“请坐,我为您擦擦皮鞋吧,又光又亮。”

    另一个却说:“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吧 ”

    结果,前一个擦鞋童摊前的顾客寥寥无几,而后一个擦鞋童的喊声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个青年男女都纷纷让他擦鞋。

    两个擦鞋童为什么生意会不同呢

    听到第一个擦鞋童的话,尽管他的话礼貌、热情,并且附带着质量上的保证。但这与此刻青年男女们的心理差距甚远。因为,在黄昏时刻破费钱财去“买”个“又光又亮”,显然没有多少必要。人们从这儿听出的印象是“为擦鞋而擦鞋”的意思。

    而第二个擦鞋童的话就与此刻男女青年们的心理非常吻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这充满温情的时刻,谁不愿意以干干净净、大大方方的形象出现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 一句“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说到了青年男女的心坎上。可见,这位聪明的擦鞋童,正是传送着“为约会而擦鞋”的温情爱意。

    总结起来,一般而言,以下几种话题,容易引起大家的谈话兴趣:

    (1)与谈话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

    (2)与谈话者兴趣、角色相关的话题;

    (3)具有权威性的话题;

    (4)新奇的话题;

    (5)某些特殊的话题;

    (6)社会和他人禁锢、保密、敏感的话题。

    在与陌生人打交道中,你跟人交谈时是如何选择话题的,不妨为自己打打分。

    一语道破:

    要寻找话题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在你的生活环境中,只要能看得到的东西,都可拿来当作话题,例如报纸、电视、自己的经验等。聪明的你,是不是已经找到寻找好话题的方法了呢

    2.说话习惯——良好形象的塑造者

    如果一个人的脸上长有疤痕,可以使用化妆品或药品加以治疗弥补。同样,谈吐方面的缺陷也可以改变,虽然这些毛病不具有决定意义,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大大影响谈话效果,同时影响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一些口才教育专家经过调研,总结出以下几点说话中常犯的毛病:

    (1)说话用鼻音,或者有杂音

    用鼻音说话是一种常见且影响极坏的缺点。当使用鼻腔说话时,就会发出鼻音。如果你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一种鼻音。如果你说话时嘴巴张得不够,声音也会从鼻腔里出来。在电影里,鼻音是一种表演技巧,如果演员扮演的是一种喜欢抱怨、脾气不好的角色,他们往往爱用鼻音说话。如果你期望自己在他人面前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或者令人心荡神移,那么最好不要使用鼻音,而应使用胸腔发音。正确的方法是,平时说话时,上下齿之间最好保持半寸的距离。还有一些人谈话本来很好,只是在他的言语之间掺上了许多无意义的杂音。他们的鼻子总是一哼一哼地响着,或者是喉咙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似的,轻轻地咳着,再要不就是在每句话开头用一个拖长的“唉”,像怕人听不清楚他的话似的。这些毛病,只要自己有决心,是可以清除的。

    (2)声音过尖

    一个人受到惊吓或大发脾气时,往往会提高嗓门,发出刺耳的尖叫。一般犯此错误的女性居多,要多加注意。因为尖锐的声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难听。你可以用镜子检查自己有无这一缺点:脖子是否感到紧张 血管和肌肉是否像绳索一样凸出 下颚附近的肌肉是否看起来明显紧张 如果出现上述情形,你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尖声。这时你就要当机立断,尽快让自己松弛下来,同时压低自己的嗓门。

    (3)说话快慢不定

    一般来讲,说话的速度很难掌握,即使是一些职业演说家,有时也不容易把握好自己说话的速度。说话太快,别人就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而且听得喘不过气来。说话太慢,人们就会根本不听你说,因为他们缺乏一种耐心。据专家研究,当我们朗读时,其速度要比说话快,但说话不能像朗读,而且说话的速度不宜固定,你的思想、情绪和说话的内容会影响你表达的快慢。说话中把握适度的停顿和速度变化,会给你的讲话增添丰富的效果。

    为了测量自己说话的速度,你可以按照正常说话的速度念上一段演讲词,然后用秒表测出自己朗读的时间。如果你说话的速度每分钟达不到上面那个标准,就可以试着调整说话速度,看是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滥用流行语

    某些流行的字句,也往往会被人不加选择地乱用一番,例如,“原子”这个词就被滥用了,什么东西都牵强加上“原子”,如:“原子牙刷”、“原子字典”,“原子”这“原子”那,使人莫名其妙。

    (5)过分夸张

    夸张的手法有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不过,我们不能把夸张的手法用得太过分,否则,别人就不会相信你的话。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次都说的是“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讲“最动人的”故事或“最可笑的”笑话。因此,不要到处用“非常”“最”“极”等字眼,否则,当你在无数的“最”中有一个真正的“最”时,又怎样表示呢 难道你能说“这件事对我是最最重要的”么  如果你真这样说,别人听了也会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认为你是一向喜欢夸大事实的人。

    (6)习惯用多余的套语

    有些人喜欢在交谈中使用太多的或不必要的套语。例如,一些人喜欢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一类词句;另一部分人喜欢加太多的“坦白地说”“老实说”一类的套语;也有人喜欢老问别人“你明白了吗”或“你听清楚了么”;还有的人喜欢老说“你说是不是”或“你觉得怎么样”,如此等等。像这一类毛病,你自己可能一点不觉得。要克服这类毛病,最好的办法是请你的朋友时刻提醒你。

    (7)太琐碎

    许多人在谈话过程中罗嗦不断。例如,讲述自己的经历本来是最容易讲得生动、精彩的,很多人也喜欢听。但是,许多人一味地不分主次地平静直叙,觉得自己所经历的样样都有味道,都有讲一讲的必要,结果反而使听者茫然无头绪、杂乱无章、索然无味。

    (8)手脚动作过多

    手脚动作过多,即说话时动作过于频繁。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说话时不断出现以下动作:坐立不安、蹙眉、扬眉、歪嘴、拉耳朵、摸下巴、搔头皮、转动铅笔、拉领带、弄指头、摇腿等。这都是一些影响你说话效果的不良因素。如果在说话时,动作过于频繁,听者就会被你的这些动作所吸引,你的讲话内容就会被人忽视。

    一语道破:

    别人希望我们对他讲的东西都感兴趣,并希望我们的态度是友善的、良好的。作为一个成功的说话者,我们要力争做到如此。说话时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是展现我们说话魅力的保证。

    3.把自我介绍变成吸引别人的广告

    在日常交往中,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自我介绍就是自报姓名,在某种意义上,自我介绍是一种学问和艺术,有许多必要的技巧和尺度需要掌握。它是一个人的门面。因为通过自我介绍可以给他人留下印象。印象是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在他人头脑中留下的迹象。从交际心理上看,人们初次见面,彼此都有一种了解对方,并渴望得到对方尊重的心理。这时,如果你能及时、简明地进行自我介绍,不仅满足了对方的渴望,而且对方也会以礼相待,自我介绍。这样,双方以诚相见,就为进一步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介绍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是人与人进行相互沟通的出发点。

    在社交活动中,想要结识某人,而又无人引见,可以向对方作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所处场合而定,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那么自我介绍的方式又该如何确定呢?以下两点仅供参考:

    (1)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名字

    在聚会场所中,一个人的名字往往代表着他的独特性,所以当介绍自己的名字时,应该正确告诉对方名字的读音和写法。

    (2)独辟蹊径

    自我介绍独辟蹊径,是指从独特的角度,选择使对方感到有意义,又觉得顺其自然的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己“推销”给别人。而绝不是指那种借助别人威望给自己贴金的介绍,也不是指那种靠“吹”来取悦对方的介绍。

    一些人介绍自己时常说:“某银行行长,是我的老朋友……”“你知道著名的某某官员吗 我们曾住在一栋宿舍里……”“我对某某问题很有研究。昨天我收到了某某杂志的约稿信……”等等,这样的自我介绍也许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但不会很好。

    (3)详略得当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自我介绍的内容需要较全面、详尽,不仅要讲清姓名、身份、目的、要求,还要介绍自己的经历、学历、资历、性格、专长、经验、能力和兴趣等等。

    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有时还得讲一些具体事例。比如,求职应聘时,就要做到这一点。

    另外,为了适应某种情境的需要,自我介绍有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将姓名、爱好、年龄、性格等一股脑儿地和盘托出。话不在多,表意就行。在自我介绍中运用“以点代面”、“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的方法,反而能收到意外效果。

    但是,在自我介绍时,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要有自信心

    在日常交往中,有些人怕见陌生人,见到陌生人,似乎思维也凝固了,手脚也僵硬了。本来说话很爽快的,也变得说话结巴;本来笨嘴笨舌的,嘴巴更像贴了封条。这种状况怎能介绍好自己呢 要克服这种胆怯心理,关键是要自信。有了自信心,才能介绍好自己,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2)要真诚自然

    自我介绍是一种接近对方的语言艺术,这种艺术绝不是花言巧语,而是以真诚、热心、礼貌、得体作为基础的。所以,当你希望掌握这种初次见面就能迅速和对方建立良好关系的语言艺术时,务必保持诚恳的态度。

    (3)对象分明

    自我介绍的根本目的是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印象,因此要站在对方理解的角度来说话。比如第一次参加某方面的研讨会,你站起来说:“我叫XX,我来发个言。”此时在场的人一定会这么想:这是什么人 怎么从来没见过 他代表哪方面 他的意见值得听吗 所以,面对有这么多想法的听众,你只介绍“我叫XX”是不行的,别人不会专心听你的发言。如果你理解了听众的心理,就可这样介绍:“我叫XX,是XX政府的领导,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望大家多多指教。现在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介绍,才不会使听众心中结下疑团,也才能使听众专心听你的发言。

    所以,在介绍自己时,一定要重视那个或那些与你打交道的人,要随机应变。如你面对的是年长、严肃的人,你最好认真规矩些;如与你打交道的人随和而具有幽默感,你不妨也比较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特点,做出有特色的自我介绍来。

    总之一句话,要在自我介绍中表现出你的口才,让它成为吸引人的广告。刻入人心。

    一语道破:

    根据社交礼仪的具体规范,进行自我介绍时,应注意自我介绍的时机、自我介绍的内容、自我介绍的要求等方面的问题,才能使自我介绍恰到好处、不失分寸。

    4.称呼不可随口而出

    称呼,就是对他人的称谓。怎样称呼他人,既能体现出个人的礼貌修养,又能体现出对待他人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两者间关系的远近。所以,在社会交往中,必须讲究称呼的艺术。

    在社交中,人们对称呼是否恰当十分敏感。尤其是初次交往,称呼往往影响交际的效果。有时因称呼不当会使交际双方发生感情上的障碍。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都有不同的称呼。有时候,称呼别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别人。有一位朋友,最近被提升为主任。如果他听到你跟他打招呼,就会显得格外高兴,忙跑过来和你并肩坐。虽然平时他是个不大健谈的人,但那天却显得很健谈。

    称呼不仅仅是一种礼貌,不论我们如何称呼人,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传达这样的意思:  “你很重要”“你很好”“我对你很重视”。

    使用称呼还要注意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对多人称呼,应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顺序。如在宴请宾客时,一般以先董事长和夫人,后随员的顺序。在一般接待中,要按女土们、先生们、朋友们的顺序称呼。使用称呼时还要考虑心理因素。如有的30多岁的人还没有结婚,就称为“老王、老马”,一定会引起他的不快。对没有结婚的女人称“太太、夫人”,她一定很反感,但对已婚的年轻女人称“小姐”,她一定会很高兴。

    此外,称呼应该根据社会习惯来进行,例如称呼一般分为职务称、姓名称、职业称、一般称、代词称、年龄称。职务称:经理、科长、教师、医生、律师、法官、教授等;姓名称:一般以姓或姓名加“同志、先生、女士、小姐”等;职业称:是以职业为特征的称呼。如上尉同志、秘书小姐、服务小姐等;一般称:太太、女士、小姐、先生、同志、师傅等;代词称:用代词“您”“你们”等来代替其他称呼;年龄称:主要是以亲属名词“大爷、大妈、伯伯、叔叔、阿姨”等来相称;对工人:比自己年龄长的可称“老师傅”,与自己同龄或小于自己的人可称“同志、小同志、师傅、小师傅”;对农民:比自己年长的可称“大伯、大娘、大妈”,与自己同龄或小于自己的人可称“同志”,在北方也可称“大哥、大姐、老弟、小妹”等;对经济界人土:可用“先生、女土、小姐”等相称,也可用职务相称,如  “董事长、经理、主任、科长”等;对知识界:可以用职业相称,如教授、老师、医生(大夫),还可以用“先生、女士、太太”等相称;对文艺体育界:可用职务称,如“团长、导演、教练、老师”等,对于一般的演职员、运动员,就不能称“XX演员”或“XX运动员”,而要称呼“XX先生”或“XX小姐”。

    对陌生人的称谓。对陌生人的称谓,一般来说可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通称。可根据人的具体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称“同志”、“朋友”、“师傅”、“先生”、“小姐”等。对男人一般可以称“先生”,未婚女子称“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或“太太”,若已婚女子年龄不是太大,叫“小姐”,对方也绝不会反感。而称未婚女子为“夫人”就是极不尊重了。所以,宁肯把“太太”、“夫人”称作“小姐”,也绝不要冒失地称对方为“夫人”、“太太”。一般说成年的女子都可称“女土”。二是可以亲属称谓相呼。可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等情况,以父辈、祖辈、平辈的亲属称谓相称,如“大伯”、“阿姨”、“老爷爷”、“大娘”、“大嫂”、“大姐”等。称呼对方“大嫂”还是“大姐”时,必须谨慎从事,因为对方婚否不好确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称“大姐”比较稳妥。

    最后对自己的亲属,一般应按约定俗成的称谓称呼,但有时为了表示亲切,不必拘泥于标准的称谓。但对外人称呼自己的亲属,要用谦称。称自己长辈和年龄大于自己的亲属,可加“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称辈分低的或年龄小于自己的亲属,可加“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至于对自己子女的称呼,可称“小儿”“小女”等。

    在称呼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记住对方姓名

    姓名不仅是将自己与他人的存在予以区别的标志,而且不少人的名字还凝聚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由于自尊的需要,每个人都会重视和珍爱自己的名字,同时,也希望别人能记住和尊重它。因此,当自己的名字被别人叫到时,就认为自己受到了尊重,心理感到很高兴,对称呼自己的人怀有亲切感。古今中外,一些领导人、政治家和企业家对人的这种心情很了解,与人寒暄时,不是只说句“您好”,而是在“您好”前面或后面冠以对方名字,这样做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效应。我们对久别之后仍能一下子叫出自己的名字的人,总是感动万分、钦佩不已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2)要注意语言环境和称呼对象的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比较熟悉的人,我们对其称呼就可随便点,甚至可叫别人小名、绰号,夫妻、恋人之间私下里还可用昵称,这样显得较亲切、自然,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但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会场上、课堂上,叫别人的小名、绰号,就会显得不严肃,太放肆,应当以“XX同志”或“XX同学”相称。对不太熟悉的人,对长辈、领导和老师,也都不宜用“小名”和“绰号”,否则,就会显得不尊敬。所以,运用称呼语时,应特别注意语言的环境和称呼对象,灵活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不同的称呼对象,应运用适当的符合人的身份、地位及体现与自己恰当关系的称呼语。

    (3)有礼有节有序

    在与多人打招呼时,如果群体中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或异性在场,就要注意称呼的顺序。一般来讲,应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生疏后熟识为宜。称呼最能表达说话人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也体现着他的交往技巧。称呼兼顾长幼的差异,会使年长者觉得受了尊重,年轻人也心中坦然;如顺序颠倒,不但会使年长者不满,而且被称呼到的人也会感到窘迫。再者应注意尊重女性,在与一个同样年龄、身份的群体打招呼时,先称呼女性,会使对方感到你有较高的素养,从而乐于与你交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称呼得体就像行个见面礼,使对方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使沟通顺畅,交往成功。反之,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愠怒,使双方陷入尴尬境地,造成交往梗阻乃至中断。由此可见,称呼得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交往活动的成败和管理效果的优劣。因此,不论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一般人,还是身负一定职务的领导人或管理者,要想生活愉快、事业发展,都需要注意研究人际称呼的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称呼艺术。

    一语道破:

    一个得体的称呼,会令彼此如沐春风,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不恰当或错误的称呼,可能会令对方心里不悦,影响到彼此的关系,乃至社交的成功。所以,在交际中一定要重视称呼的礼仪。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好口才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人感觉到你的热心和诚意。如果连自己本身都意未明,情未动,言不由衷,又怎么能表情达意呢 如果说,诚意要求的是内容,那么热心要求的就是表达的态度,惟有“情自肺腑出,方能入肺腑”。

    真诚是人类最伟大的美德之一,一个对生活、对事业、对自己真诚的人,写文章能以真诚动人,办事情能以真诚悦人,说话能以真诚感人,那么他所具有的这些力量怎能不使他取得成功呢

    一般而言,只要是真实可信的说话内容,加上热心诚恳的说话方式,在人际沟通上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俗话说的好:“有了巧舌加诚意,就能够用一根头发牵动一头大象。”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在1915年处理一次工业大罢工时,就是运用诚恳的演说,解决了与工人之间的矛盾。科罗拉多州煤铁公司的矿工为了要求改善待遇,进行了罢工,因为公司方面处置不善,这次罢工又演变成了流血的惨剧,劳资双方都各自走了极端。这次罢工,持续了两年之久,成为美国工业史上一次有名的大罢工。小洛克菲勒,最初使用军队来镇压的高压手段,闹成了流血惨剧,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罢工的时间更延长下去,使自己的财产受到了更大的损失。后来,他改变方法,采用柔和的手段,把罢工的事情暂时置之不谈,他深入到工人当中,并亲自到工友家中进行慰问,使双方的情感慢慢地转好起来。以后,他叫工人们组织代表团,以便和资方洽商和解。他看出了工人们已经对他稍稍释去了敌意,于是,便对罢工运动的代表们作了一次十分中肯的演说。就是这一次演说,解决了两年来的罢工风潮。

    在演讲中,小洛克菲勒说:“在我有生之年,今天恐怕要算是一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十分荣幸,因为能够和诸位认识,如果我们今天的聚会是在两个星期之前,那么,我站在这里就会是一个陌生人了;因为我对于诸位的面孔的认识还只是极少数。我有机会到南煤区的各个帐篷里去看了一遍,和诸位代表都作了一次私人的个别谈话;我看过了诸位的家庭,会见了诸位的妻儿老幼,大家对我都十分的客气,完全把我看作自己人一般。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见,我们已经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了。现在,我们不妨本着相互的友谊,共同来讨论一下我们大家的利益,这是使人感到十分高兴的。参加这个会,是厂方的职员和工人的代表,现在蒙诸位的厚爱,我才能在这里和诸位相见并努力化解一切矛盾,彼此成为好友,这种伟大的友谊,我是终身不会忘掉的。我们大家的事业和前途,从此更是展开了无限的光明。在我个人,今天虽然是代表着公司方面的董事会,可是,我和诸位并不站在对立的地位,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友谊的。我们彼此有关的生活问题,现在我很愿意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让我们一起从长计议,获得一个双方都能兼顾到的圆满的解决办法,因为,这是对大家有利的事……”

    小洛克菲勒的讲话,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话语诚恳,引起了矿工广泛的共鸣,一下子就使自己摆脱了困境。

    有时候,真诚的语言不仅会给我们带来成功,还可能带来神话般的奇迹。反之,如果一个人在语言上,不遵循“诚能感人”的原则,就会失信于众,轻则影响个人的形象和声誉,重则危及组织的前途和生存。

    一个平凡的业务员,在做了十几年的推销工作后,他十分反感和厌恶那些长期以来用强颜欢笑、编造假话、吹嘘商品等招揽顾客的做法。他觉得这是生活上的一种压力,为了摆脱这种压力,他决定对人要以诚相待,不会对顾客讲假话,要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他们,即使被解雇也无所谓。出乎以外的是,当这种想法浮现在大脑后,他顿时觉得自己的心情比以往更轻松起来。

    这天,当第一个顾客来到店里,问他店中有没有一种可自由折叠、调节高度的椅子时,他就搬来椅子,如实地向顾客介绍。他说:“老实说,这种椅子质量不是很好,我们常常会接受到顾客的投诉和退货。”

    顾客说:“是吗 很多人家都用这种椅子,我看它似乎还挺实用的。”

    “也许是吧。不过,据我看,这种椅子不一定能升降自如。您看,没错,它款式新,但结构有毛病。如果我隐瞒它的缺点,就等于是在欺骗您。” 这位业务员耐心的给顾客解答。

    客人追问:“你说结构有毛病 ”

    “是的,它的结构过于复杂精巧,反而不够简便。”

    这时,业务员走近椅子,用脚去踩脚踏板。本来要轻踩,但是他一脚狠狠踩下去,使椅子面突然向上撑起,正好撞到顾客扶在上面的手上。业务员急忙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没想到客人反而笑起来,说:“没关系,不过我还要仔细看看。”

    “没关系,买东西如果不精心挑选,会很容易吃亏的。您看看这椅子的木料,品质并非上乘,贴面胶合也很差。坦白地说,我劝您还是别买这种椅子,不如看看其他牌子的,要不到其他店看看也可以,说不定那里会有更好的椅子,”业务员说。

    客人听完这番话,十分开心,要求买下这张椅子,并马上取货。但是,等到这位顾客一走,业务员就立即遭受到经理的训斥,同时被告知到人事部办理离职手续。过了一个小时,业务员正整理东西,准备打包回家时,店内突然来了一群人,争相购买这种椅子,几十张椅子一下子就买空了。

    当然,这些人都是刚才那位顾客介绍来的。看到店里生意如此火暴,经理大感吃惊,最后业务员不仅没被辞退,工资还提高三倍,休假时间也增加一倍。经理甚至还称赞他如实介绍商品的做法,是一种新型的售货风格,应该继续保持。

    语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人格。即使是语言比较笨拙的人,只要具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其心情就能在话语间充分流露出来。相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即使运用再华丽的语言也会被人看穿。所以,在谈话时,满怀真诚是最重要的。

    一语道破:

    在我们与人交往时,必须秉持一颗赤诚的心,不要流于巧言令色、油嘴滑舌之辈。要根据时间、场所和对象的不同,将自己最好的一面通过“说话”表达出来,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使自己融入到人群中来。

    6.巧说话最能讨人喜欢

    说话作为人们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已经告别了那种“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的人云亦云的语言时代。语言是随着人类的出现为满足表达和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社会性、工具性和符号性,其初始形成就是说话。

    我们天天都在说话,但是,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使人听了全身的筋骨都感觉到舒服;有的人说起话来,锋芒锐利,像是一柄利刃,令人感觉十分恐惧;有的人说起话来,一开口就使人感觉到讨厌。所以人的面貌各不相同,而人所说的话和获得的效果,也正像面貌一样各个不同。

    说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天天都在说话,但并不见得个个都会说话。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丧身。

    李莲英,清朝的大太监。他为人机灵、嘴巧,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面对什么样的人物,他都能应付自如。因此,他深得“老佛爷”——慈禧的喜爱。同时,李莲英也常常帮慈禧打圆场,解脱困境。

    慈禧爱看京戏,所以不断有戏班子进宫专门给老佛爷演出。慈禧喜怒无常,这些戏子们都提心吊胆。演得好了,老佛爷开心了,便赏赐他们一些小玩意,以示皇恩浩荡;演得不合她的胃口,他们时刻都有掉脑袋的危险。

    一次,著名的京戏演员杨小楼率领他的戏班进宫给慈禧太后演出。这天,慈禧心情格外舒畅,看完戏后,把杨小楼召到跟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都赏赐给你,带回去吧!”    哪有赏赐糕点的,何况慈禧这人极为奢侈浪费,她一顿饭能吃200多道菜,可想而知那些糕点也绝不会少,杨小楼心想:这么多糕点,我怎么带回去呀

    于是,便赶快叩头谢恩道:“叩谢老佛爷,只是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

    这话把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都吓晕了,按慈禧的脾气,赏赐你的东西你不要,还敢要求另外赏赐,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出乎意料,这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慈禧心情超出一般的好,并没有发脾气,只是问了一问:“那你要什么 ”

    杨小楼又叩头接着道:“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也想给大家露一手,便让太监笔墨纸砚侍候。只见她大笔一挥,一个硕大的福字就写成了。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慈禧的这出戏却演砸了。她把福字多写了一点。慈禧身旁的一位宫女眼尖嘴快,马上告诉了慈禧:“老佛爷,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呀!”

    杨小楼一看,确实是错了。这可怎么办 若是拿回去遭人议论,一旦传到慈禧耳中,不知又有多少人要蒙受不白之冤。不拿吧,慈禧动怒,自己不会有好下场。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起来。慈禧也觉得为难,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不想让杨小楼拿出去丢人现眼,但自己也无法开口要回来重新写。

    站在旁边的李莲英这时候眼珠子一转,不慌不忙地走向前,笑呵呵地说:“老佛爷洪福齐天,她老人家的‘福’自然要比世人的多一‘点’了。要不怎么显示出她老人家的高贵呢 ”

    杨小楼一听马上会意,连忙叩首道:“老佛爷这万人之上之福,小人怎敢领呢!”

    慈禧正愁没法下台,听这么一说,也就顺水推舟,笑道:“好吧,那就隔天再赐你吧!”

    就这样,李莲英的一句话化解了慈禧的一次窘境。这样会说话的奴才岂能不讨主人喜欢

    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把“舌头”、原子弹和金钱称为获胜的三大战略武器,进入21世纪又把“舌头”、金钱和电脑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三大战略武器。这个比喻虽然有些牵强,但也不无道理,起码代表了两个时代的主要特点,而在这两个比喻中,“舌头”(即口才)能独冠于三大战略武器之首,可见口才的价值非同小可。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说话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地掌握说话这个随身携带、行之有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奇武器。

    在一次联合国的会议上,菲律宾前外长罗慕洛与前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发生了一场激烈辩论。罗慕洛批评维辛斯基提出的建议是“开玩笑”,维辛斯基立即采取了十分无礼之举。

    维辛斯基说:“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

    罗慕洛听后便站了起来,告诉联合国大会的代表说维辛斯基的形容是正确的,但他又接着说了下面一句话:“此时此地,将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们的行为有些检点,这是矮子的责任。”

    罗慕洛的话博得了代表们的热烈掌声,而维中斯基只好干瞪眼,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卡耐基,非常强调说话的重要性,他说:“假如你的口才好……可以使人家喜欢你,可以结交好的朋友,可以开辟前程,使你获得满意的结果。譬如你是一个律师,你的口才便吸引了一切诉讼的当事人;你是一个店主,你的口才帮助你吸引顾客。”“有许多人,因为他们善于辞令,因此而擢升了职位……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是由于说话艺术。”

    巧说话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是影响一个人事业成功、人际和睦、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是一种可随身携带永不过时的基本能力。所以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用口说话,而要善于说话,会说话实在是我们一生的资本。

    一语到破:

    交谈最根本的条件是:既要有充实而有价值的内涵,又要善于表达,使人听得痛快,而且回味无穷。正如戴普所说“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令人心悦诚服的交谈能力更能迅速获得成功与别人的钦佩了,这种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来。”

    7. 初次交谈要有分寸

    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分寸和水平。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给人感觉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分寸决定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需要。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

    那么这个“水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说话不能清晰地表达你所想要说的意图,别人可能悟不明白,理解不透,琢磨不出你的真实用意,你提出的想法或要求也不会被人重视和接受,非但事情办不成,也常常不被人瞧得起,这样怎么能换取别人的欣赏与亲善呢 怎么能赢得别人的友谊和器重呢 二是话说得太过头不行,要求太高,言辞太尖刻,让人听了不愉快,觉得你不识大体,不懂规矩,不知好歹,这样的人常常被人敬而远之,也同样无法与人正常交往。讲究分寸是一种很重要的说话艺术,说话是否有分寸,与我们办事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不管他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最后变得一贫如洗,无处栖身。

    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那些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

    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修道院里有几头牲口已经不中用了,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

    这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啊 ”

    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来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这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

    修道院长发着火对这人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就这样,这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其实,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

    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大会,老师一边分糖果、蛋糕,一边说:“看啊,小朋友们,圣诞老人替你们带来什么礼物了”凯蒂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老师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压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说:“相信圣诞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  果。”凯地回答:“我才不稀罕糖果。”老师勃然大怒,处罚凯蒂坐到前面的地板上。

    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毕竟工作很辛苦,虽然能力有大有小,但都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

    一个善于说话的人,做事时一定会避其锋芒,即使觉得某人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那些忠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他们太过鲁莽,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要想理解真话不被肯定的现象,换一个角度就会看到,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趋利而避害。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的人对人总是以诚相待,直言不讳,人们一定会认定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人,所以乐于与他深交,并在人前人后夸赞他,这样他自己也会感自豪。也就是说,用真诚赢得了报偿,带来了利处,何乐而不为啊!

    如果情况与此大相径庭,比如,某人认为同事的衣服难看,便马上对她说:“腿短而粗的人不适合穿这种裙子。”结果,同事脸一沉,然后扭头便走。实话固然是实话,但时间长了别人就会对他产生质疑,认为他惯于在人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这样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并不是所有的话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适合拿来公开谈论,直言不讳。要塑造成功的人生,就须懂得掌握说话做事的分寸。说话时的动作,表情,举手投足都要有分寸,过于直言会让人产生厌烦的感觉,会对日后的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阻碍。

    一语道破: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注意分寸。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是谈话应注意的。

    8.罗嗦是谈话的大忌

    在出次交往中,如果你一味地罗嗦,就会使人反感,这样就削弱了你在他人心中的地位。英国人波普说:“话犹如树叶,在树叶太茂盛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讲话简练有力,能使人兴味不减。冗词赘语,唠叨罗嗦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

    林肯的父母都不是什么有才识的文人,他们没有特异的才学。那么,林肯怎么会有运用语言的特殊天分呢 我们知道,林肯所受的教育是“不完全的”,一生也不过进了不满一年的学校,在他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自己也曾对群众承认过。那么林肯接受过怎样的教育呢?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肯塔基州森林地带有位巡游的村儒学究,曾无意地帮助林肯取得了很大的长进。

    在林肯当总统前,有人问他有多少财产。当时在场的人期待的答案多数是多少万美元、多少亩田地。然而林肯却扳着手指这样回答:“我有一位妻子、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也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又高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惟一可靠的财产就是——你们!”

    林肯当律师的时候,一次他作为被告的辩护律师出庭。原告的律师把—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讲了两个多小时,好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作辩护。林肯走上讲台,却一言不发。他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水杯喝了口水,接着又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又喝水。如此动作一连重复了五六次,法庭上的人当时会心地笑开了,笑得前仰后合。

    南北战争爆发时,各报向林肯提出了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建议。林肯耐着性子听完了一位纽约记者提出的冗长作战方案之后,说:“听了你的建议,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几年前,有人在堪萨斯骑马旅行,因为人烟稀少,无路可行,他迷失了方向,更糟糕的是随着夜幕降临,下起了可怕的雷暴雨。隆隆雷声,震撼大地;道道闪电,瞬息之间照亮地面。这个失魂落魄的人,最后下了马,借着时有时无的闪电亮光,开始步履艰难地牵马行走。突然,一声惊人的霹雳骇得他双膝跪地,他呼喊道:‘上帝,既然你什么都能做到,就多赐给我们一点亮光,少来点刺耳的声音吧!’”

    清代画家郑板桥有诗云:“削繁去冗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当今语言大师们认为:言不在多,达意则灵。可见,用最少的字句包含尽量多的内容,是讲话水平的最基本要求。

    马克·吐温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礼拜天,他到礼拜堂去,适逢一位传教士在那里用令人哀怜的语言讲述非洲传教士苦难的生活。当他说了5分钟后,马克·吐温马上决定对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捐助50元;当他接着讲了10分钟后,马克·吐温就决定把捐助的数目减至25元;当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小时后,马克·吐温又决定减到5元;最后,当他讲了一个小时,拿起钵子向听众哀求捐助并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马克·吐温却反而从钵子里偷走了2元钱。

    通过幽默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讲话还是短一点、实在一点好,长篇大论、泛泛而谈容易引起听众的反感,效果反而不好。

    有句俗语说得好,“蛤蟆从晚叫到天亮,不会引人注意;公鸡只啼一声,人们就起身干活”。的确,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说话最多的人,话贵在精,多说无益。

    而现实中,说话罗嗦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所说的涵义丰富,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弱点。有两个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相聚,他们彼此都对此盼望了很久。结果其中一个带了他热情开朗的新婚妻子一起来。那位妻子从一开始就独占了整个谈话,滔滔不绝,一个接一个地说着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笑、很有趣味的事情。出于礼貌,两个男人沉默地听着,偶尔尴尬地彼此对看一眼:当他们分手的时候,那位妻子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挥舞着手套,“兴高采烈地说:“再见!”她觉得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夜晚,认识了丈夫的朋友,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谈话。而两个男人却对老朋友分别多年后的情况仍旧一无所知,心里诅咒着这个开朗得过分的女人,即使她的丈夫也是如此。

    对于说话罗嗦的人,心理学专家们为他们罗列出七个典型的特征:

    ①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希望整个谈话以“我”为重点;

    ②由于自己注意力分散,一再要求别人重复说过的话题。或自己不记得已经说过的,一再重复;

    ③像倾泻炮弹一样连续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人觉得过分热心,以致难以应付;

    ④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然后滔滔不绝;

    ⑤说话不合逻辑,令人难以领会意图,并轻易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有时自己也莫名其妙;

    ⑥不适当地强调某些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东拉西扯;

    ⑦觉得自己说的比别人说的要来得更有趣。

    “是非只为多开口”,话说得多,出毛病的机会也就多。大智若愚,聪明的人大都不随便说话,唯有胸无半点墨的人喜欢大吹大擂。宁可把嘴闭起来使人怀疑你浅薄,也胜于一开口就使人证实你的浅薄。这是一句值得每个人牢记的名言。

    滔滔不绝,出口成章,是一种“水平”,而善于概括,词约旨丰,一语中的,同样是一种“水平”,而且更为难得。

    一语道破:

    谈话是否受人欢迎,在于是否抓住关键,是否说到点子上,是否能打动听众。群众最喜欢的是有啥说啥,直来直去,简单明了。对于那些空话套话,人们很反感,甚至觉得听这种谈话是在浪费生命。
正文 第三章语重心长,为人处世左右逢源
http://www.bayueju.com/modules/obook/reader.php?cid=82375&aid=674
正文 第四章舌绽莲花,求人办事得心应手
http://www.bayueju.com/modules/obook/reader.php?cid=82376&aid=674
正文 第五章风趣幽默,后来居上的“绿卡”
http://www.bayueju.com/modules/obook/reader.php?cid=82377&aid=674
正文 第六章谦词婉语,工作中游刃有余
http://www.bayueju.com/modules/obook/reader.php?cid=82378&aid=674
正文 第七章投其所好,深得领导器重
http://www.bayueju.com/modules/obook/reader.php?cid=82379&aid=674
正文 第八章能说会道,才通三江盈客满
http://www.bayueju.com/modules/obook/reader.php?cid=82380&aid=674
正文 第九章豪言壮语,生动感人惊四座
http://www.bayueju.com/modules/obook/reader.php?cid=82381&aid=674
正文 第十章灵活机智,谈判中的诡辩及对策
http://www.bayueju.com/modules/obook/reader.php?cid=82382&aid=674
正文 第十一章甜言蜜语,煲一份新鲜的爱粥
http://www.bayueju.com/modules/obook/reader.php?cid=82383&aid=674